5月16日至17日,“陸海大道通全球·命運與共譜新篇”——“中外媒體看通道”廣西行采訪團走進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以下簡稱欽州港片區),感受欽州市加快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的系列成果,看北部灣如何成為企業發展熱土。

廣西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6日,采訪團來到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館進行探訪,深入了解該公司的發展歷程、產業循環體系、產業一體化建設、科研技術成果等方面的內容。

廣西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培紅向記者介紹,該公司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30億元,規劃用地約3500畝,分三期開發建設。其中,項目一期總投資100億元,規劃建設18萬噸三元前驅體、13萬金噸硫酸鎳、1萬金噸硫酸鈷生產線。2022年,中偉欽州產業基地通過SGS碳中和認證,獲得“達成碳中和宣告核證證書”,成為欽州港片區首個“零碳工廠”。
“中偉欽州產業基地從籌備就開始規劃零碳工廠路徑,通過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產制造等環節不斷改造和創新,聚焦資源循環、節能降耗以及使用更加清潔的能源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碳排放。”胡培紅說。
圖片

在原料供應端,該公司加大資源布局力度,打通產業鏈,形成“原礦冶煉—原料精煉—新能源材料制造—終端循環回收”的垂直一體化產業模式,實現國外資源引進和國內循環利用的雙輪驅動,確保最大程度合理利用資源。
企業為何選擇落戶欽州?面對記者的提問,胡培紅回答說:“我們生產所需的鎳資源,只能從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進口,欽州臨近東盟,可以作為橋頭堡來連接海外資源和物流運輸。同時,產業園區一馬平川的土地,為我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很好的保障。欽州的發展很有潛力,城市產業配套等很完善。”
“‘十四五’期間,中偉將在堅持‘優化存量,擴大增量,做大總量’的原則下,持續完善在欽州的產業布局,打造‘一帶一路’示范園區和全球新能源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胡培紅說。
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
得益于獨特的區位優勢,欽州港臨港工業向海圖強,產業蓬勃發展。依托大港口,欽州港的綠色化工、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林漿紙等產業集群與東盟國家在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相互融合,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在印尼金光集團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旗下企業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內,3條化機漿生產線和2條高檔白卡紙生產線24小時運轉,倉庫出貨作業繁忙。白卡紙產品裝箱后,由貨車快速運往附近的碼頭、鐵路站等。

“這些白卡紙在東盟市場很受歡迎,廣泛用于藥品、日用品、化妝品、電子產品等產品的包裝。”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文宣處課長李興軍介紹。
“公司從東盟國家進口的木片、木漿、淀粉等原材料,符合RCEP出口產品增值40%的原產地累積標準,讓客戶更容易享受到優惠關稅。我公司為經核準出口商,可自主出具原產地聲明,通關效率更快捷。”李興軍表示,RCEP生效后流通環節效率顯著提升,企業對生產發展信心更足了。

自2021年起,廣西先后出臺《廣西加快對接RCEP經貿新規則若干措施》《RCEP項下廣西貨物貿易潛力商品清單》《RCEP項下廣西服務貿易潛力領域清單》等文件,對廣西現有產業進行細致梳理,提出對接東盟和日韓等不同市場的差異化發展政策,充分抓住了RCEP生效實施帶來的重大機遇。
李興軍介紹,未來該公司將推廣使用更多原產地聲明,為客戶提供更便利快捷的單證流轉便利,積極調整出口策略,優化產業布局,擴張海外尤其是RCEP市場的出口,抓住今年6月份即將生效的菲律賓市場,深化RCEP區域內產業鏈的合作發展共贏。
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17日,艷陽高照,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無人智能導引運輸車往來穿梭,一片繁忙景象。當天,參加“中外媒體看通道”廣西行活動的中外記者來到該碼頭的北部灣港智慧港口創新中心,在講解員的介紹下,了解碼頭的發展歷程、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內容,實地感受北部灣經濟發展的創新活力。
據了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創新應用“U”型工藝及技術方案,裝卸點多,出箱靈活,靈活性、擴展性強,可顯著提高堆場作業效率。作為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碼頭,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堆場后方毗鄰鐵路中心站,集裝箱可以通過碼頭自動化設備高效轉運,實現海鐵聯運“下車即上船、下船即上車”的無縫銜接,為陸海新通道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圖片
來源 | 央廣網
Copyright 2006-2013 廣西中傳傳媒有限公司 桂ICP備14000177號-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186號桂ICP備14000177號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