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指出,越南已超越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出口國,僅次于中國。而越南制造真的能超越中國嗎?這不僅是網友們關心的話題,也是走出去企業關心的投資方向。據東博智庫《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越南》(以下簡稱《報告》)分析,越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制造業已成為越南的支柱產業,中越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也呈現日益深化的態勢。
《報告》中,東博智庫一瞰越南經濟發展全貌,從經濟、產業、貿易、投資發展等情況著手研究,全面、客觀地反映越南宏觀經濟形勢、經貿政策、營商環境等,為商協會組織和工商企業界等有意走出去、開展對外投資合作的機構、企業或個人,提供了一份全面、詳實、具有針對性的參考報告,讓有意在海外投資的企業多一份決策參考。
越南有望在6-8年內成為東盟第三大經濟體
過去10年,越南是東南亞GDP增長最快的國家,GDP平均增速達6%,消費、投資、凈出口是拉動越南GDP的三駕馬車。盡管2023年GDP增速為5.05%不及預期,但多數機構對2024年越南GDP保持6%以上增速,持樂觀態度。不過,越南仍是區域內經濟體量較小的國家,經濟體量的低基數也是其GDP高增長的原因之一。
東博智庫預測,如能保持現有GDP增速(6%左右),越南有望在6-8年內超過新加坡,成為東盟第三大經濟體。
可以了解的是,盡管經濟快速增長,越南的人均GDP仍然較低,是中等偏下收入水平的發展中國家。2022年,越南人均GDP約為4163美元,僅高于同期廣西人均 GDP(約7253美元)的一半。這讓越南的長期目標是到2030年成為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的發展中國家,到2045年成為高收入發達國家。
與亞洲其他新興市場相似,工業和服務業是近10年越南經濟的主要貢獻部門,占 GDP的比重穩步上升,服務業占比最高,2023年為43%;農業占GDP比重逐步下降,已由2014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2%。
東博智庫研究發現,在工業領域中,制造業占越南GDP的比重最大,電子信息產品、紡織服裝加工是主要支柱。越南已成為東盟重要的制造業出口國,外資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在越南電子產品制造業的生產和出口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不過,《報告》也闡釋了越南制造業目前面臨的多方挑戰。另外,東博智庫提示,中國與越南兩國紡織產業鏈合作正呈緊密態勢,紡織、印染、高級時裝是未來值得投資方向。
依賴外貿 出口導向
在貿易發展情況方面,東博智庫收集大量數據分析得出,越南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出口額、進口額分別占GDP的比重都非常高(平均約 72%),貿易順差顯著。近年來,越南貿易額快速攀升,2023 年進出口總額為6830億美元,位列東盟第二,僅次于新加坡。東博智庫認為,越南作為中美貿易摩擦的“擺渡人”,進出口貿易因此得到快速發展。
結合其進出口主要商品類別及關鍵制造業結構來看,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從中國進口中間產品—當地加工—出口歐美、日韓市場” 的貿易模式。
在貿易伙伴方面,近三年,中國、美國、韓國、日本是越南前四大貿易伙伴。其中,美國是越南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是越南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廣東、廣西、江蘇、浙江、上海是與越南貿易往來最多的中國省區市。《報告》也詳盡地分析、解讀了中越兩國具體的貿易品類及其反映出的產業鏈,為走出去企業開展對外投資提供參考。
投資越南:機遇與風險并存
圍繞越南當前投資發展情況,東博智庫在《報告》中對越南投資地點、領域、要素、優勢、風險以及中越雙向投資情況都做了大量的數據分析、圖表展示、建議或結論。東博智庫窺見,在中美貿易摩擦之下,企業或主動或被動將部分生產線向越南轉移,越南已成為東南亞吸引外資的熱門目的地,東盟排名第三,且勢頭不減。
不過,當前越南工業園區利用日趨飽和,熱門省市地價、用工成本快速攀升,投資的成本優勢有所削弱;且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的全球最低稅(15%),也將削弱越南在稅收優惠上吸引外資的優勢。東博智庫從多個維度作出分析并提示,企業赴越投資的成本及風險有所提升。
《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越南》是東博智庫出品的全面、客觀的經濟研究報告,可為中國企業了解和熟悉越南經濟發展、營商環境,合規有序地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提供分析參考。有關越南國別研究的詳細內容及其貿易投資領域的更多分析,可通過東博智庫(0771-5807700)詳詢獲取參考。(本文配圖均來自東博智庫《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越南》)
來源:東博智庫
文:鐘霜霞
審定:林 涵
Copyright 2006-2013 廣西中傳傳媒有限公司 桂ICP備14000177號-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186號桂ICP備14000177號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