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清真食品產業在過去幾十年里取得了顯著發展,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穆斯林的需求,還逐漸將目光投到海外市場。并且,憑借著近年來不斷完善的產品品質,通過健康、安全和高質量的形象贏得了廣泛認可。
馬來西亞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國家,穆斯林人口占總人口的約6成,是中國一直重視的清真食品市場。此外,馬來西亞擁有完善的清真認證體系,其清真認證在全球范圍內享有較高信譽,可為中國企業拿到國際清真食品市場“入場券”提供更多的可能。
中馬合作,潛力無限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企業進一步積極探索清真食品國際市場并取得了積極成效。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2021年中國清真食品的出口額達到約40億美元,較2019年的35億美元增長了約14%。
“一帶一路”沿線有17個伊斯蘭國家,人口超過20億,80%的清真食品依賴進口,市場龐大,是一片等待中國企業開發的“藍海”。特別是東南亞、中東和北非地區,這些地區穆斯林人口密集,對清真食品的需求量大,市場潛力巨大。
鑒于市場對清真食品需求日增,中國清真食品企業積極開發國際市場,以期開拓更廣闊的商場空間。而基于完善的清真認證體系、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物流設施、極具規模的清真產業市場等優勢,馬來西亞正致力把自身打造成全球清真食品中心。優勢互補、互利合作空間廣闊,中馬兩國政府和企業通過多種形式的合作,推動清真食品產業的發展和國際化。
其中,清真認證是推動清真食品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入場券”。而馬來西亞擁有完善的清真認證體系,其清真認證在全球范圍內享有較高信譽。自2005年起,馬來西亞伊斯蘭教發展署(JAKIM)便開始實施清真認證制度,負責監管及執行清真準則,頒發的清真認證被認為是全球最嚴格、最權威的認證之一。同時,JAKIM是唯一一個由政府支持,并獲得所有伊斯蘭教國家采用的國際清真認證及標志,在全球的56個國家和地區中廣受認可。
中國企業通過積極尋求馬來西亞JAKIM的清真認證,大幅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以便更順利地進入國際市場。例如,2016年2月,馬來西亞伊斯蘭發展署授權認可甘肅臨夏清真食品認證中心作為在中國的清真產品國際認證機構,為甘肅清真食品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了國際權威認證。
但單獨授權認證的方式仍有局限,即使獲得授權,中國的清真產品也只能單一地分別出口至不同國家,而不能在全球自由流通。因此,中國企業還可以通過和馬來西亞進口商的合作、在馬來西亞投資建廠等方式,讓中國的清真產品也可以直接獲得JAKIM的認證,并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和市場優勢,生產符合國際標準的清真食品。這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也可以利用馬來西亞的清真認證和品牌效應,提高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馬來西亞在清真食品生產和認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與此同時,馬來西亞企業也在借鑒中國在現代化農業和食品加工方面的技術創新,提升自身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推動了中馬兩國清真食品產業的發展,還為中國清真食品產業的國際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
通過與馬來西亞的深入合作,中國清真食品企業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還能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借勢發力,期合作再攀高峰
隨著合作的深入,展會和線上平臺等渠道逐漸擴展成為推動中馬清真食品合作的重要平臺。
通過參加馬來西亞國際清真食品展覽會(MIHAS)等國際清真食品展覽會,中國企業能夠直接與國際買家接觸,展示最新產品和技術,拓展銷售渠道。同時,馬來西亞企業也通過中國的展會平臺,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進一步挖掘中國市場潛力,尋找合作伙伴。
線上平臺的快速發展更為中馬清真食品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線上渠道購買清真食品。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渠道實現的清真食品銷售額達到5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了20%。中國和馬來西亞企業可以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開設旗艦店銷售清真食品,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如阿里巴巴的跨境電商平臺和馬來西亞的Lazada平臺都為兩國企業提供了便捷的銷售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于2022年年初正式生效實施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為中馬清真食品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RCEP成員國之間的關稅減免、貿易便利化和投資保護等措施,將進一步降低中馬清真食品貿易和投資的成本,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RCEP框架下,兩國可以在食品安全、清真認證和技術標準方面加強協調,推動清真食品產業鏈的整合和優化。
來源:《中國東盟商界》雜志
文:唐 藝
審定:林 涵
Copyright 2006-2013 廣西中傳傳媒有限公司 桂ICP備14000177號-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186號桂ICP備14000177號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