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有一個國家正以其獨特的潛力悄然成為投資者和企業的“新寵”,它就是老撾。這個位于東南亞心臟地帶的國家,雖然經濟規模相對較小,但發展潛力正逐漸被市場認知。如果你還在猶豫是否應該關注老撾,那么東博智庫2025年版《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老撾》,可能會幫助你重新審視這片“寶藏之地”。
圖源:東博智庫2025版《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老撾》
經濟速覽
一、貿易崛起,從逆差到順差的“華麗轉身”
長期以來,老撾的貿易一直是逆差,但2020年,老撾首次實現了7億美元的貿易順差,2021年中老鐵路開通后,“黃金通道”作用明顯,使得老撾順差暴增14.1億美元。與此同時,老撾的貿易總額也從2020年的115億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164億美元,貿易發展向好這意味著老撾的經濟正在穩步復蘇,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2024-2025年為預測數據 圖源:東博智庫2025版《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老撾》
二、電力出口穩居第一
作為東南亞的“蓄電池”,電力和礦產品是老撾主要出口商品。2024年,電力出口額達到9.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2%,礦產緊隨其后。而在進口方面,老撾主要依賴工業制成品、機械設備和能源產品,以能源和工業品為主,柴油占大頭,進口結構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商品結構向高附加值轉型。
投資熱潮
一、外資狂飆,老撾成“香餑餑”
老撾是典型的外資進入國,盡管其在東外商投資盟十國中的體量較小,2023年排在倒數第二位,不過外資增速卻高居榜首,2023年增速達180%,外資已成為老撾國內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重要驅動力。
目前,老撾吸引了來自53個國家的投資,長期以來中國、泰國、法國、越南和日本是老撾最大的外資來源國,礦業和水電占據了老撾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中超90%的份額。近年來,老撾政府加大了對大米、谷物和食品加工三大產業重點扶持,農業領域吸引外資競爭力提高。
圖源:東博智庫2025版《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老撾》
二、中國是老撾最大投資來源國
2010~2019年,中國對老撾的累計投資占老撾累計吸收外資總額的52.35%。2023年,中國在老撾注冊的企業達到1702家。
中國對老撾投資集中在礦業、水電(占FDI超95%),2024年后中資加速布局高附加值農業(如榴蓮)和資源深加工,中國公司在老撾的農業投資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涵蓋了農作物種植、林業、養殖業以及農林業產品的加工和銷售等多個領域。
圖源:東博智庫2025版《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老撾》
“潛力股”:農業加工、新能源、跨境物流與旅游
在老撾的經濟版圖中,有幾個領域尤為值得關注:
?農業加工?:耕地資源豐富,老撾北部成中資“種植熱土”,中國企業將老撾本地咖啡豆深加工為精品掛耳包,通過中老鐵路返銷國內,利潤率可達20%~35%。
?新能源?:老撾的水能資源儲量位居東南亞第一,中資企業正積極搶占水電站、太陽能板組裝項目等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
?跨境物流?:中老鐵路的開通不僅促進了老撾貿易的發展,還催生了倉儲、貨運代理等跨境物流需求,萬象保稅區倉庫租金年漲15%,貨運代理需求激增,隨著老撾對外開放的深入和區域合作的加強,跨境物流產業將成為老撾經濟新的增長點。
旅游業:隨著旅游業的復蘇,酒店、餐飲、租車服務會產生巨大缺口。
投資“避坑指南”
投資者首先應擅用老撾現有的投資優勢:
政策穩定:政局穩定,中老命運共同體關系加持,享WTO、歐盟免關稅優惠。
資源多:礦產、水電、農業資源豐富,經濟特區等特殊投資地點扶持優惠多。
勞動力優越:人口中位年齡僅24.4歲,勞動力年輕化,且成本低廉,最低月薪僅128美元,不過需解決技能培訓短板。
此外,由于老撾經濟體量小、依賴資源出口的短板依然存在:
金融系統薄弱:本土銀行貸款利率高達12%-15%,建議通過中資銀行跨境融資。
法律“隱形坑”:土地只能長期租賃(50~75年),使用權需謹慎談判。
文化差異:老撾一些當地人辦事效率較慢,重大項目建議找本地中介或華人商會協調。
建議投資者在投資前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并尋求專業的法律和金融咨詢服務以降低投資風險。
圖源:東博智庫2025版《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老撾》
有關老撾國別研究的詳細內容及其貿易、投資領域的更多分析,還請參考東博智庫2025版《國別經濟研究報告——老撾》報告原文。有關老撾國別研究的詳細內容及其貿易投資領域的更多分析,可通過東博智庫(0771-5807700)詳詢獲取參考。
編輯:李紅婷
來源:東博智庫
Copyright 2006-2013 廣西中傳傳媒有限公司 桂ICP備14000177號-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186號桂ICP備14000177號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