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第一天,老撾接過了東盟輪值主席國的接力棒。
這是老撾自1997年加入東盟以來,第三次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
柬埔寨《高棉時報》報道說,這一回,“All eyes on ASEAN Chair Laos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的身上)。
作為東盟中唯一一個內陸且人口僅為700多萬的國家,老撾今年要解決的問題依然棘手。比如:懸而未決的緬甸問題,東盟長期面臨的地緣政治問題,以及加強東盟互聯互通與經濟復蘇能力等等。
那么,東南亞“小國”老撾這次能帶得動東盟嗎?
那些年老撾的努力與成就
如同國家元首要確保一國合理運轉一樣,東盟輪值主席國的任務則是要帶領整個東盟前進。
因為每個東盟成員國都有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的機會,所以這也體現了東盟成員國“絕對平等”的基本原則。
按照成員國英文首字母順序輪流擔任的規定,去年是印尼,今年輪到了老撾。
在這之前,老撾曾分別于2004年和2016年兩次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老撾的表現可圈可點。
2004年,東盟首腦會議簽署了《萬象行動綱領》和《東盟關于一體化優先領域的框架協議》,并通過了《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行動綱領》和《東盟安全共同體行動綱領》。
2016年,東盟首腦會議通過了《東盟愿景2025》《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等。各方在老撾的帶領下,在互聯互通、貿易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文化遺產合作等優先領域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
2016年,在東盟系列會議召開前夕,恰逢“南海仲裁”結果出爐,不少國家擔心會影響系列會議的成果。但,老撾還算妥善的處理方案成為了解決地區問題的“特效藥”。
會議舉行前,老撾采取了有別于以往主席國的外交政策,即在一開始就聲明,應超越東盟內部并盡可能地加強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伙伴國的對話,不能因某個局部問題而影響東盟與伙伴國發展合作的大局。
最終,這個方案被各方“廣泛接受”。老撾當地媒體引用一位匿名外交人士的評價稱:“本屆主席國對這個高度敏感和復雜問題的處理方案充滿了智慧。”
因此,如果要從“加強內部合作和對外交往”的角度來衡量老撾這一年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的表現,那么它的成功是不容置疑的。
解決“緬甸問題”只是課題之一
2016年,是東盟共同體宣布成立后的第一年。時任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駐東盟使團大使特薩米﹒凱奧馬尼曾這樣對媒體表示:“這些年來,是東盟讓老撾在世界版圖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東盟的聲音在哪里,老撾的聲音就在哪里。”
如今,東盟遇到的地緣政治、經濟問題“迄今最復雜”。老撾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沙倫賽?貢瑪西(Saleamxay Kommasith)也說,“現在2024年的全球形勢將與2016年老撾第二次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時大不相同。”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緬甸局勢問題是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今年必須承擔的主要優先事項之一。
據外媒報道,今年1月1日,老撾已任命老撾前副外長阿倫科為東盟駐緬甸特使。11日,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敏昂萊在緬甸首都內比都會見了這名資深外交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東盟緬甸問題特使的迅速任命表明了老撾對落實東盟關于解決緬甸問題的“五點共識”的認真態度。
而去年,東盟秘書長高金洪也向外界釋出了他對老撾能帶領東盟應對緬甸問題的信心。他說,“在緬甸課題上,我們預計會延續印度尼西亞采取的做法。我們也不應低估老撾應對緬甸局勢動蕩的能力。”
可老撾真的能否像外界所期待的那樣,恪守東盟的承諾,幫助緬甸找到一個持久、包容、和平的解決方案嗎?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ASEAN Focus》雜志給出了一個中肯的評論:“期望老撾能夠提供重大突破來幫助東盟解決長期存在的問題,這是不公平的。因為印度尼西亞等大國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而除了緬甸問題,老撾能預見的挑戰還有區域共同體的建設、東盟的互聯互通與復蘇能力的合作等。
作為內陸國,老撾有沒有勇氣在這個動蕩不安的地區上有所作為,不僅是東盟想看到的,也是世界想看到的。
“三駕馬車”拉動“東盟一體化”
要問老撾在第三次擔綱東盟輪值主席國大任期間,如何有所作為?也要從東盟的目標和機制來看。
東盟自成立以來,一直在加強東南亞不同國家之間的一體化。
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曾說,“請記住,東南亞地區非常的多元,東盟最初是由相互沖突的成員國組成的,東盟成立至今不僅做到了維持本地區的和平,還將非常不同的國家團結在一起,以更加‘一體化’的方式建設區域。”
而隨著視野和領導力的拓寬,東盟搭建了廣泛的區域和全球對話機制,成為成員國、成員國與對話伙伴國、各對話伙伴國之間開展外交與合作的舞臺。
為此,印尼總統佐科在交接東盟輪值主席國的象征——“金色木槌”前還曾反復表示,東盟不再是代理人戰爭的舞臺,東盟國家將與各方合作以實現和平與繁榮。
可以說,東盟賦予東盟輪值主席國的是擔當地區融合和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和領頭人。
因此對于2024年的老撾而言,核心的責任仍然在于,促進內部團結穩定繁榮,推動觀念從共識轉向落實;必要的突破則是,在追逐國家利益與維護區域利益之間做好平衡。
東盟并未將如此重要的使命年復一年地單純靠單一國家領導實現。2023年9月,在第43屆東盟峰會上,東盟各國確認設立由前任、現任和下一任輪值主席國組成的“三駕馬車”非正式咨詢機制。
這意味著,2024年的“三駕馬車”,除了老撾,還有印尼和馬來西亞,后兩者將攜手老撾,負起階段責任。
這一機制成立的初衷在于保持東盟應對當前緬甸事務上的連續性,事實上,也將會為輪值主席國履行責任提供有效的保障乃至監督。
對于東南亞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的老撾而言,2024年接過這次“金色木槌”,需要保持發展自身、縮小與其他成員國差距這一自覺的同時,也有了更多來自經驗和共同體的底氣。
來源:東博社
文:鐘霜霞、張詩蕊
編輯:李紅婷
Copyright 2006-2013 廣西中傳傳媒有限公司 桂ICP備14000177號-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186號桂ICP備14000177號 版權所有